2012年5月24日 星期四

光環效應(Halo Effect)



光環效應(Halo Effect)又稱“暈輪效應”、“成見效應”、“光圈效應”、“日暈效應”、“以點概面效應”


是指在人際相互作用過程中形成的一種夸大的社會現象,正如日、月的光輝,在云霧的作用下擴大到四周,形成一種光環作用。


常表現在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最初印象決定了他的整體看法,而看不準對方的真實品質,有時候暈輪效應會對人際關系產生積極作用,比如你對人誠懇,那么即便你能力較差,別人對你也會非常信任,因為對方只看見你的誠懇。而暈輪效應的最大弊端就在于以偏概全。


暈輪效應最早是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愛德華·桑戴克于20世紀20年代提出的。他認為,人們對人的認知和判斷往往只從局部出發,擴散而得出整體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


一個人如果被標明是好的,他就會被一種積極鐵定的光環籠罩,并被賦予一切都好的品質;如果一個人被標明是壞的,他就被一種消極否定的光環所籠罩,并被認為具有各種壞品質。


這就好象刮風天氣前夜月亮周圍出現的圓環(月暈),其實呢,圓環不過是月亮光的擴大化而已。據此,桑戴克為這一心理現象起了一個恰如其分的名稱“暈輪效應”,也稱作“光環作用”。


心理學家戴恩做過一個這樣的實驗。他讓被試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有的很有魅力,有的無魅力,有的中等。然后讓被試在與魅力無關的特點方面評定這些人。結果表明,被試對有魅力的人比對無魅力的賦予更多理想的人格特征,如和藹、沉著,好交際等。


暈輪效應不但常表現在以貌取人上,而且還常表現在以服裝定地位、性格,以初次言談定人的才能與品德等方面。在對不太熟悉的人進行評估時,這種效應體現得尤其明顯。


美國心理學家凱利以麻省理工學院的兩個班級的學生分別做了一個試驗。
上課之前,實驗者向學生宣布,臨時請一位研究生來代課。接著告知學生有關這位研究生的一些情況。
其中,向一個班學生介紹這位研究生具有熱情、勤奮、務實、果斷等項品質、向另一班學生介紹的信息除了將“熱情”換成了“冷漠”之外,其余各項都相同。
而學生們并不知道。兩種介紹間的差別是:下課之后,前一班的學生與研究生一見如故,親密攀談;另一個班的學生對他卻敬而遠之,冷談回避。可見,僅介紹中的一詞之別,竟會影響到整體的印象。學生們戴著這種有色鏡去觀察代課者,而這位研究生就被罩上了不同色彩的暈輪。

中華百科:http://wikiyou.tw/%E6%9A%88%E8%BC%AA%E6%95%88%E6%87%89/

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



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亦稱“官場病”或“組織麻痹病”

1958年,英國曆史學家、政治學家西里爾·諾斯古德·帕金森(Cyril Northcote Parkinson)通過長期調查研究,出版了《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一書。

帕金森經過多年調查研究,發現一個人做一件事所耗費的時間差別如此之大:他可以在10分鐘內看完一份報紙,也可以看半天;一個忙人20分鐘可以寄出一疊明信片,但一個無所事事的老太太為了給遠方的外甥女寄張明信片,可以足足花一整天:找明信片一個鐘頭,尋眼鏡一個鐘頭,查地址半個鐘頭,寫問候的話一個鐘頭零一刻鐘……
特別是在工作中,工作會自動地膨脹,占滿一個人所有可用的時間,如果時間充裕,他就會放慢工作節奏或是增添其他項目以便用掉所有的時間。

由此得出結論: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機構會像金字塔一樣不斷增多,行政人員會不斷膨脹,每個人都很忙,但組織效率越來越低下。這條定律又被稱為“金字塔上升”現象。

  他在書中闡述了機構人員膨脹的原因及後果:一個不稱職的官員,可能有三條出路。第一是申請退職,把位子讓給能幹的人;第二是讓一位能幹的人來協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兩個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當助手。

  這第一條路是萬萬走不得的,因為那樣會喪失許多權力;第二條路也不能走,因為那個能幹的人會成為自己的對手;看來只有第三條路最適宜。於是,兩個平庸的助手分擔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則高高在上發號施令。兩個助手既無能,也就上行下效,再為自己找兩個無能的助手。

  至上而下,一級比一級庸人多,第二條產生出機構臃腫的龐大管理機構。由於對於一個組織而言,管理人員或多或少是註定要增長的。那麼這個帕金森定律,註定要起作用。也就是有這樣一個公式:
   

 X=\frac{(2 K^m+L)}{n}




  式中:K是通過任命下屬謀求晉升的工作人員數;L代表任職年齡和退休年齡之間的差異;m是用於答覆部門內部的各種文件的人員——小時數;N是所轄實際單位數;X將是每年所需要的新的工作人員數。當然,數學家將會認識到,為了發現增長的比例,他們必須用X乘以100,並且除以上一年的人員總數,即:
  
X=\frac{100(2K^m + L)}{YN}


  其中,Y表示原有人員總數。這一數字證明恆定在5.17%~6.56%之間,而不考慮所完成的工作量(即使沒有被完成)發生的任何變化。

  帕金森這個公式揭示了各部門用人越來越多的秘密:部門負責人寧願找兩個比自己水平低的助手也不肯找一個與自己勢均力敵的下屬。這樣必然陷入機構越多越大,扯皮越多而人員增加也越多的惡性迴圈之中。如此惡性迴圈,就會形成機構重疊,人浮於事,扯皮推諉,效率低下的行政管理體系。

MBA智庫百科:http://wiki.mbalib.com/zh-tw/%E5%B8%95%E9%87%91%E6%A3%AE%E5%AE%9A%E5%BE%8B

責任分散效應(Decentralized responsibility effect)

責任分散效應也稱為旁觀者效應
是指對某一件事來說,如果是單個個體被要求單獨完成任務,責任感就會很強,會作出積極的反應。
但如果是要求一個群體共同完成任務,群體中的每個個體的責任感就會很弱,面對困難或遇到責任往往會退縮。
因為前者獨立承擔責任,後者期望別人多承擔點兒責任。“責任分散”的實質就是人多不負責,責任不落實。


1964年3月13日夜3時20分,在美國紐約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諾比白的年輕女子在結束酒巴間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
當她絕望地喊叫:“有人要殺人啦!救命!救命!”聽到喊叫聲,附近住戶亮起了燈,打開了窗戶,凶手嚇跑了。
當一切恢復平靜後,凶手又返回作案。當她又叫喊時,附近的住戶又打開了電燈,凶手又逃跑了。
當她認為已經無事,回到自己家上樓時,凶手又一次出現在她面前,將她殺死在樓梯上。在這個過程中,儘管她大聲呼救,她的鄰居中至少有38位到窗前觀看,但無一人來救她,甚至無一人打電話報警。


 這種現象不能僅僅說是眾人的冷酷無情,或道德日益淪喪的表現。
因為在不同的場合,人們的援助行為確實是不同的。
當一個人遇到緊急情境時,如果只有他一個人能提供幫助,他會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對受難者給予幫助。
如果他見死不救會產生罪惡感、內疚感,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價。
而如果有許多人在場的話,幫助求助者的責任就由大家來分擔,造成責任分散,
每個人分擔的責任很少,旁觀者甚至可能連他自己的那一份責任也意識不到,從而產生一種“我不去救,由別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體冷漠”的局面。


MBA智庫百科:http://wiki.mbalib.com/zh-tw/%E8%B4%A3%E4%BB%BB%E5%88%86%E6%95%A3%E6%95%88%E5%BA%94

破窗效應(Broken windows theory)


理論由詹姆士·威爾遜(James Q. Wilson)及喬治·凱林(George L. Kelling)提出,並刊於《The Atlantic Monthly》1982年3月版的一篇題為《Broken Windows》


此理論認為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存在,會誘使人們仿傚,甚至變本加厲。


以一幢有少許破窗的建築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將會有破壞者破壞更多的窗戶。最終他們甚至會闖入建築內,如果發現無人居住,也許就在那裡定居或者縱火。又或想像一條人行道有些許紙屑,不久後就會有更多垃圾,最終人們會視若理所當然地將垃圾順手丟棄在地上。因此破窗理論強調著力打擊罪行,以「零容忍」的態度面對罪案。




此理論描述了社區失序的五個階段:
社區開始出現失序的情形,部分居民遷出社區。
未能遷離社區的居民因擔心自身安全,對區內的事務漠不關心。
地區的監察力下降,社區的治安進一步惡化。
區內更多的居民遷走,仍然留在區內的居民則更加退縮,減少外出時間。
外來的犯罪份子入侵社區,令犯罪數字持續上升。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0%B4%E7%AA%97%E6%95%88%E5%BA%94

鳥籠效應(Birdcage Effect)


鳥籠效應是一個著名的心理現象

其發現者是近代傑出的心理學家詹姆斯。 
1907年,詹姆斯從哈佛大學退休,同時退休的還有他的好友物理學家卡爾森。
一天,兩人打賭。

詹姆斯說:“我一定會讓你不久就養上一隻鳥的。”
卡爾森不以為然:“我不信!因為我從來就沒有想過要養一隻鳥。”
沒過幾天,恰逢卡爾森生日,詹姆斯送上了禮物——只精緻的鳥籠。
卡爾森笑了:“我只當它是一件漂亮的工藝品。你就別費勁了。”
從此以後,只要客人來訪,看見書桌旁那隻空蕩蕩的鳥籠,
他們幾乎都會無一例外地問: “教授,你養的鳥什麼時候死了?”
卡爾森只好一次次地向客人解釋:“我從來就沒有養過鳥。”
然而,這種回答每每換來的卻是客人困惑而有些不信任的目光。
無奈之下,卡爾森教授只好買了一隻鳥,詹姆斯的“鳥籠效應”奏效了。

實際上,在我們的身邊,包括我們自己,很多時候不是先在自己的心裡掛上一隻籠子,然後再不由自主地朝其中填滿一些什麼東西嗎?“鳥籠效應”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規律,它說的是:如果一個人買了一個空的鳥籠放在自己家的客廳裡,過了一段時間,他一般會丟掉這個鳥籠或者買一隻鳥回來養。
原因是這樣的:即使這個主人長期對著空鳥籠並不彆扭,每次來訪的客人都會很驚訝地問他這個空鳥籠是怎麼回事情,或者把怪異的目光投向空鳥籠,每次如此。
終於他不願意忍受每次都要進行解釋的麻煩,丟掉鳥籠或者買隻鳥回來相配
經濟學家解釋說,這是因為買一隻鳥比解釋為什麼有一隻空鳥籠要簡便得多。
即使沒有人來問,或者不需要加以解釋,“鳥籠效應”也會造成人的一種心理上的壓力,使其主動去買來一隻鳥與籠子相配套。

MBA智庫百科:http://wiki.mbalib.com/zh-tw/%E9%B8%9F%E7%AC%BC%E6%95%88%E5%BA%94

心理學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及動物的心理現象、精神功能和行為的科學
目的是描述、解釋、預測和控制行為。
應用心理學家還有第五個目的——提高人類生活的質量。這些目標構成了心理學事業的基礎。


早期的心理學研究是屬於哲學的範疇,稱為哲學心理學。哲學心理學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中國、埃及、希臘和印度等古代文明。中國古代認為人的性情思想是由一定的器官承擔的,並且其活動會在器官上反映出來,如「心之官則思」(《孟子》),「人精在腦」、「頭者神之所居」(《春秋元命苞》)。「神形合一」、「形神相印」等思想在《黃帝內經》等涉及醫學心理的著作中有很多闡述和應用。在古希臘語中,心理學由「靈魂」(ψυχή)和「研究」(λόγος)所組成。柏拉圖提出過二元並存的理念,有人認為亞里斯多德《論靈魂》是西方最早的一部論述心理學思想的著作。


1879年馮特 (Wilhelm Wundt) 在德國的萊比錫大學建立第一個專門的心理實驗室,創立了科學心理學,馮特也因此被稱為「心理學之父」。


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格蒙德·弗洛伊德(Freud)的精神分析學派興起。


20世紀的上半葉,行為主義學派支配了當時的心理學
行為主義尋求理解特定的環境刺激如何控制特定類型的行為」。其主張心理學應分析先行的環境條件,即在行為之前出現、而且為一個機體產生反應或抑制反應提供活動場所的條件。因此,他們把行為反應看做是機體理解、預測和控制的行為,並因此做出相應的結果。基於對實驗和變數的嚴格控制和強調,行為主義學對後來的心理學研究有著重要的影響。其代表人物為史金納 (B.F. Skinner),然而其對於內在的認知歷程是存而不論。


近期流行的認知主義則是重視之前忽視的內在認知歷程,代表人物有皮亞傑(Piaget)、米勒、西蒙等。


當今世界主要的心理學學派有五大觀點,每一個觀點都強調行為及心理過程的不同方面。其主要包括神經心理學、精神分析學、行為主義心理學、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知心理學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zh-tw/%E5%BF%83%E7%90%86%E5%AD%A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