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環效應(Halo Effect)又稱“暈輪效應”、“成見效應”、“光圈效應”、“日暈效應”、“以點概面效應”
是指在人際相互作用過程中形成的一種夸大的社會現象,正如日、月的光輝,在云霧的作用下擴大到四周,形成一種光環作用。
常表現在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最初印象決定了他的整體看法,而看不準對方的真實品質,有時候暈輪效應會對人際關系產生積極作用,比如你對人誠懇,那么即便你能力較差,別人對你也會非常信任,因為對方只看見你的誠懇。而暈輪效應的最大弊端就在于以偏概全。
暈輪效應最早是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愛德華·桑戴克于20世紀20年代提出的。他認為,人們對人的認知和判斷往往只從局部出發,擴散而得出整體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
一個人如果被標明是好的,他就會被一種積極鐵定的光環籠罩,并被賦予一切都好的品質;如果一個人被標明是壞的,他就被一種消極否定的光環所籠罩,并被認為具有各種壞品質。
這就好象刮風天氣前夜月亮周圍出現的圓環(月暈),其實呢,圓環不過是月亮光的擴大化而已。據此,桑戴克為這一心理現象起了一個恰如其分的名稱“暈輪效應”,也稱作“光環作用”。
心理學家戴恩做過一個這樣的實驗。他讓被試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有的很有魅力,有的無魅力,有的中等。然后讓被試在與魅力無關的特點方面評定這些人。結果表明,被試對有魅力的人比對無魅力的賦予更多理想的人格特征,如和藹、沉著,好交際等。
暈輪效應不但常表現在以貌取人上,而且還常表現在以服裝定地位、性格,以初次言談定人的才能與品德等方面。在對不太熟悉的人進行評估時,這種效應體現得尤其明顯。
美國心理學家凱利以麻省理工學院的兩個班級的學生分別做了一個試驗。
上課之前,實驗者向學生宣布,臨時請一位研究生來代課。接著告知學生有關這位研究生的一些情況。
其中,向一個班學生介紹這位研究生具有熱情、勤奮、務實、果斷等項品質、向另一班學生介紹的信息除了將“熱情”換成了“冷漠”之外,其余各項都相同。
而學生們并不知道。兩種介紹間的差別是:下課之后,前一班的學生與研究生一見如故,親密攀談;另一個班的學生對他卻敬而遠之,冷談回避。可見,僅介紹中的一詞之別,竟會影響到整體的印象。學生們戴著這種有色鏡去觀察代課者,而這位研究生就被罩上了不同色彩的暈輪。
中華百科:http://wikiyou.tw/%E6%9A%88%E8%BC%AA%E6%95%88%E6%87%8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